農民都知道,甘薯要高產,調控是關鍵。
調什么?調水、調肥?厥裁?以水控肥,以肥控旺。
1、甘薯高產的決定因素
①甘薯秧旺長,結薯差的原因
甘薯秧旺長,結薯差的主要原因是氮肥施量過大,澆水過量,后期長期陰雨造成。
②甘薯高產的決定因素
實際上甘薯塊根的形成和發育的是受多種內源激素協同作用的結果。甘薯塊根的產量決定于兩個方面,一是葉片產生的光合產物積累量;二是光合產物向塊根輸送和儲存的速度和比例。實際產量形成是光合產物的高效積累與合理調控分配的共同結果。
甘薯要高產,就要保證“源”廣、“流”暢、“庫”豐。甘薯大田生長前期以促為主,“促葉促根”,保證足夠大的地上部群體盡快形成,促進塊根的分化和形成,中期以控為主,“控上促下”即保證足夠大的地上部群體基礎上控制地上部不旺長,延長葉片功能,促進光合產物向塊根轉移儲存,后期防脫肥早衰。
2、甘薯人工干預調控的原則
①水肥調控是基礎
水肥調控為基礎,以水調肥,以肥控旺。施肥采取碳基全營養為主,化肥為補充,補鉀,穩磷,控氮的原則,合理控制栽插密度,根據品種特點和地塊肥力情況提早預防旺長,適當澆水,不要澆大水。要做到旱時能灌,澇時能排。
②化學調控為輔助
化學調控為輔助,控制旺長與促下轉運協調一致。對于肥力太差的地,不建議使用控旺藥物。
3、化學控旺的時機和方法
控旺不能盲目控,控過頭如剎車過急,造成生長停止而減產,也不能控太輕不見效果。
①紅薯控旺的關鍵時機
*次控旺應該早控、輕控,一般蔓長到45 -50公分左右,兩壟參合時進行,水肥好的地塊,可適當提前,不要等旺長以后再用藥。
第二次控旺應該重控、多次,一般蔓長80公分左右,基本上已經封壟,應重控。如果高溫多雨,紅薯長勢很旺,可以適當增加一次。每次用藥量不能太多,可適當增加化控次數。
②常用藥劑和畝用量
多效唑50-80克、縮節胺7-10克、烯效唑1克、胺鮮酯(DA-6)0.2克,可選擇應用。每畝噴霧兌水50千克,一次噴完,不重噴不漏噴。根據甘薯長勢可噴2-3次,間隔7-10天。
③注意事項
控制旺長與促下轉運協調一致,控上促下,結合化控葉面增加磷酸二氫鉀、碳基全營養肥料、氨基酸、糖醇鈣、中微量元素等,通過載體機制使光合產物向塊根快速轉移儲存。
特別注意:植物生長抑制劑的生物活性高,用量很小,技術含量高。需要熟練掌握技術要點,并根據甘薯長勢靈活運用。多效唑不宜使用過量,不宜使用過早。而且多效唑在土壤中的殘留時間長,可能會影響下一茬作物,出現不同程度的矮化。烯效唑活性是多效唑的5-6倍,藥效十分強大,在土壤中的殘留量僅為多效唑的1/10,因此對后茬作物影響小。
冀公網安備 13058202000139號
技術支持:邢臺市網商軟件開發有限公司